知识中心

中小城市管廊建设的位置


通过“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信息系统”获得了2016 年开工建设管廊的58 个中小城市(23 个中等城市和35 个小城市) 的管廊建设位置,并根据位置特点对58 个中小城市的管廊建设位置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 类。
1)城市主干道: 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市主要道路以及景观道路。
2)集成开发区以及重大基础设施所在区域: 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区和城市地下空间高度开发的集成开发区,重要广场,高铁、机场和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所在区域。
3) 新区建设区域: 新区建设需要铺设管线的区域。
4)旧城改造和道路改造区域: 旧城街区和棚户区改造、地下基础设施改造以及道路改扩建。 汇总每类建设位置管廊的建设长度,得出不同建设位置的管廊建设长度占比。由表7 可以看出: 中小城市管廊建设位置主要集中在城市主干道,占比49.05%; 其次是新区建设区域,占比25.08%; 然后是集成开发区和重大基础设施所在区域,占比18.57%; 旧城改造和道路改造占比7.30%。中小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主要位于城市主干道路和城市新区,与研究得出的“大部分城市综合管廊主要敷设于城市新区和重要园区的主干道”的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管廊建设位置的选择原则基本上是一样的。
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相比开发强度较弱、发展较慢,管廊建设位置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现状,还要考虑未来规划的高强度开发区域和管线密集区域,且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要与各类工程管线的专项规划相协调,并应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道路新( 改、扩)建进行规划建设。建议中小城市管廊建设位置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开发强度较高和管线密集的重要城市主干道,避免管道维修阻碍交通; 其次,应考虑正在规划建设的重要新区区域、旧城改造和道路改造区域,与新区建设和改造一同推进,避免二次开挖建设管廊耗费更多的财力和物力; 再次,应考虑集成开发区重大基础设施所在区域,保障城市高效、安全地发展。